【六龜印象】荖濃溪遊憩線的山城與職人魅力

Jul05

荖濃溪遊憩線的山城與職人魅力

文/圖:許經緯(梓辰文化創造)

 


 

具有豐富生態系統的六龜,包含著由新威苗圃轉型的新威森林公園,遊走在高聳參天的桃花心木步道,沐浴在聳立參天的林道之中,別具一番體感經驗;隨著十八羅漢山壯闊地景及製茶職人,以及體驗荖濃大武壠族群的多元文化,及約翰湯姆生邂逅的故事,看著百年前的影像紀錄,遙想旅人與六龜的風采。

 

 

 

⭓  漫步在桃花心木林蔭大道:新威森林公園

 

新威森林公園,曾經是新威苗圃所在地,培植的植物樣態多達200餘種,為全臺最大的苗圃培育核心之一,目前為交通部觀光署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本部的所在地,具有多元展示空間和多媒體室,也會不定期進行生態主題策展解說,具有完整的遊憩資訊。

 

 

桃花心木大道是此處不可替代性的景色。大道兩旁廣植共計約1,100棵桃花心木,綿延長達2公里,隨著季節的變換,桃花心木的綠葉會呈現紅黃色,秋意的落葉灑落,將鋪滿著大道,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致。

 

 

 

日治時期,六龜被定位以林業與農業兩大關鍵產業,並種植「金雞納樹」,以提煉可防範瘧疾的「奎寧」;另外,則是可提煉樟腦油、樟腦丸和腦砂的樟樹,作為二戰時期的重點經濟作物,讓地方的產業蓬勃發展。

 

 

 

⭓  十八羅漢山風景區與六龜隧道

 

沿著六龜區台27甲線、荖濃溪河岸公路上遠眺,可見到綿延的十八座羅漢山。在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阿木大哥解說之下,理解由於引力作用,礫石層崩落再加上地質上下切侵蝕影響,呈現出層層堆疊的地質紋理,坊間素有「臺灣小桂林」之美稱,可謂為從高雄市區進入六龜山城的門戶,深具環境教育意義。

 

 

 

隱身在山壁之下的六龜隧道,總共有六座(鄉民稱此為「六座窟」)於1937年通車,為早期日本人為解決伐樟樹製造樟腦油的交通障礙所開鑿的隧道,1992年因外環道路台27甲線開通後,此隧道甚少使用。目前為僅六號坑道開放,其餘五座隧道因具有自然保護區的價值,故申請才能參觀。

 

 

 

檢視隧道內的地質,清楚地見到造山運動之後,地質侵蝕以及風化作用的痕跡;以及造型類似年輪一般的「風化環」,則是一種相當特殊的地質作用之下的幾何狀自然產物,點綴並見證著隧道內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。

 

 

 

 

⭓  六山十八共好平台(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)與手作體驗

 

由六龜在地社團「十八羅漢山自然人文協會」所營運的品牌,主要任務在於打造出六龜地區的生態旅遊路徑,並整合銷售山城的特色產品,並做為在地農特產品的直賣所,並有豐富的手作課程;近期並以台灣生態旅遊與地方創生聯盟之姿,納入六龜生態旅遊DMO(Liouguei Ecotourism Destination Marketing Organization)。

 

除了旅遊資訊、整合在地小農直賣所的服務之外,手作體驗則是協會希望帶給旅客的一個關鍵服務。透過以「仿菊花木」葉子型態為基礎造型的鑰匙圈,隨著個人的想像,描繪出葉脈輪廓,再應用熱風槍烘乾、使素材縮小變硬成型,完成客製化小物!

 

 

 

 

 

⭓  淺山物產祖傳三代的欣園製茶

 

六龜為山茶種植的重點區域之一。由祖上傳承至今已歷三代的欣園製茶,目前由徐盛暘(阿勇)先生擔任茶園的營運角色。包括山茶的採摘、萎凋、浪菁、揉捻、烘乾、包裝等一系列的製程,讓都市俗人體會到,製茶的過程,職人看天吃飯的特性與韌性。

 

 

 

透過茶席解說,引領客人對於品茶的敬意與儀式感,讓旅人完整的感受山茶文化的細緻與精緻;茶園以山茶為元素所衍生的各種加工產品,玲瑯滿目,開發出包括山茶茶葉蛋、茶蛋糕,以及山茶冰淇淋,將「茶」的形象完美轉譯,重新進入人們的生活。

 

 

 

除了品茶之外,若旅人來訪,更有居家哥倆好的土狗和不怕人的招牌寵物咕咕雞,為場域體驗的豐富度,增加了不少真實的生活感!

 

 

 

 

 

⭓  平埔族裔大武壠族群的文化復興:荖濃文化工作室

 

平埔族是構成台灣多元文化中的根本。荖濃文化工作室,在阿雅、鳳英阿姨,小霙與少頤兩位年輕世代的努力之下,成為大武壠族群文化復興的重要角色。

 

 

大武壠族群的生活智慧,在百年來漢化及社會化干擾之下近乎被遺忘;為了復興早期族群的生活文化樣貌,在努力蒐集之下,將百年前來自蘇格蘭,身兼攝影師兼地誌學家、旅遊探險家及作家等多重身分的約翰·湯姆生(John Thomson)在旅行途中經過荖濃時,將其捕捉到的地景族群展現給世人,也成為早期大武壠族群所留下的經典影像做了整理,並將其地理探索的路徑,發展成為別具特色的主題遊程。

 

 

鳳英阿姨依據耆老口述,親手以桂竹製作出舊式的傳統菸斗及菸草,而以黑棉布頭巾一圈一圈包覆的體驗,是族群中男女老幼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與服飾配件;在荖濃文化工作室的文化復興志業,展現了傳統的漁獵、採集、林業搬運、族群故事等軌跡,在在均展現了與大地互動的永續邏輯與生活的智慧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淺山六龜,具有壯闊的地景的輪廓、具有深邃的產業職人魅力,以及族群文化共融,每份細緻的元素都構成了山城的精彩,誠摯地邀請您,一同來參訪六龜山城的魅力!

 

 

 

662
M53.5,23.3,39.86,33.22l5.21,16a2.13,2.13,0,0,1-.76,2.36,2.11,2.11,0,0,1-1.24.4,2.08,2.08,0,0,1-1.24-.4L28.19,41.7,14.54,51.61a2.09,2.09,0,0,1-2.47,0,2.12,2.12,0,0,1-.77-2.36l5.21-16L2.87,23.3A2.1,2.1,0,0,1,2.1,21a2.13,2.13,0,0,1,2-1.46H21l5.21-16a2.11,2.11,0,0,1,4,0l5.21,16H52.26A2.1,2.1,0,0,1,53.5,23.3Z